旷野经历,只为那一刹那的感觉
2020年10月22下午,重庆市作协副主席、著名诗人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先生,应九龙坡区作协和西郊沙龙邀请,来到位于杨家坪步行街的西郊沙龙,举行了题为“旷野的诗意”的精彩讲座,九龙坡区作协会员及文学爱好者四十余人聆听了讲座。讲座由区作协主席罗雄华主持。
在讲座之前,李元胜对九龙坡区作协工作进行了肯定,提出了要求,希望区作协为九龙坡的文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,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精品。
◼ 主 讲 嘉 宾
▲主讲嘉宾 李元胜
李元胜,男,诗人、博物旅行家。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、重庆市作协副主席、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,曾获鲁迅文学奖、诗刊年度诗人奖、人民文学奖、十月文学奖、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◼ 主 讲 内 容
▲分享会现场 李元胜描述自己徒步野外的经历
在本次讲座中李老师结合自己踪迹遍布全国的野外考察,从诗意的诞生和捕捉,到一首成熟诗歌的过程,睿智而生动的语言不断闪耀。并且提到在他的人生经历中,有两个阶段是和旷野有着密切联系的。
第一个阶段是童年,出门便是田野、树林和溪流,幸运地拥有如此珍贵的孩提时光:可以自由地奔跑在旷野里,可以观察草木鱼虫,也可以沉浸在独享一个山谷的自在和孤独里。
▲分享会现场 李元胜描述自己徒步野外的经历
另一个阶段是从2000 年左右开始的,非常奇妙,非常偶然,当时对蝴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用手里的数码相机拍摄身边的蝴蝶,然后和手里的资料进行比对,到刚刚兴起的互联网论坛上去请教。由此开始了自己的野外考察,这使得自己在和自然的相遇中,更能从渺小的自我中挣脱出来,相对没有局限地感知宇宙和生命的深邃和美妙。
◼ 作 品 鉴 赏
没有自然为背景的写作,可能同样犀利,但总是不完整的。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容器,但事实上,即使再勇敢的写作者,也常常局限在很小的存在中。自己时时也会有这样的恐惧,觉得自己错过了很多,最终孤悬在无边的时光之外。但是,当自己走在旷野中,把壮丽的自然放在内心里衡量时,就能感觉到某种心安和完整,彷佛回到故乡那样。
◼ 结 尾 致 词
最后由九龙坡区作协主席罗雄华在本次分享会即将结束之际,分享了自己在本次分享大会上所做的记录,可谓是记录下了字字金句。
我一直都在认真记录,真是一次难得的享受。
什么是推心置腹,什么是独到见解,以下这些就是。
“诗歌就是一道闪电,我记录击中我的瞬间;好的艺术是没有痕迹的;读书不是借鉴写法,让我们找到一个出发点;你以为他无所事事,其实他的头脑里正装着建筑工地在往前走;没有欢乐和意义,好多东西就可以放弃,文学也可以;诗歌是有形状的,比如有时它是漏斗型的;不能因为爱好写作就把自己搞疯了,搞散了;我们的写作不能悬空,必须在中国的我们所处的现场……”
让我们真诚而热烈的感谢李元胜先生!
◼ 活 动 现 场
现场活动热烈,区作协新老会员黄恺新、柏林、蒋艳、赵巍、曹鹭等踊跃发言提问,李元胜的回答部分也妙语纷呈,让大家轻松愉快的度过一段温暖美好的深秋下午时光。
▲分享会现场 签名专场
▲分享会现场 大合照